“拼命三郎”的地质情缘
1米80多的个头,魁梧身材,浓眉大眼,待人随和,这就是刘兴凯给人的第一印象。这位毕业于长春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的蒙古小伙,自2007年7月分配到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物探队后,一直扎根在工作一线,在近七年的项目砺练中,已成长为在各工程项目中能够独挡一面的技术人才,他也从此与地质工作结下了不解情缘。
一、勤学技术,扎根一线
2007年7月,刚毕业的刘兴凯带着简单的行李,怀揣岩土工程勘察和工商管理两个学位证到单位报到后,信心满满,准备大展拳脚干一番事业时,才发现现实并不是想象中的模样。初来乍到,第一次上工地刘兴凯就傻眼了,钻探工具不会熟练运用,理论与实践不能有效衔接,巨大的心理落差使他心急如焚,怎么办?面对困难,这位蒙古小伙没有气馁,而是调整心态,暗暗告诫自己:沉下心来从头学起。“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垒土”,在接下来的时间里,他开始潜心钻研专业技术,从编录员做起,白天在野外跟大家学习钻进过程和野外命名,晚上回到驻地整理资料并查找相关书籍。施工中遇到不懂的问题,不耻下问,积极向身边的前辈或有经验的同事学习,做到“眼勤”、“手勤”、“口勤”,凭着这股韧劲,入职一年后,他已成长为一名能够独挡一面的项目经理。
角色变换后,刘兴凯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。他坚持前往生产第一线,无论采集外业数据、整理繁琐内业还是遇到棘手技术问题,他都与大家奋战在一起,尽职尽责完成每项工作,他因此被同事誉为专业能手。由于工作表现突出,他多次获得单位授予的“先进生产者”荣誉称号。
二、野外遇险,煅炼意志
自参加工作以来,他先后参与大小工程达60多个,累计经营业绩达500万元,由他亲自主持的大型工程项目有6个,在这些工程的背后,不仅蕴藏着刘兴凯的智慧和汗水,而且还记录着一次次令人难忘的瞬间。
难忘2009年陕山铁路线勘察项目,当时十家施工单位参与该项目施工,每个单位都必须抽调两名精兵强将前往该项目参与施工管理。刘兴凯被委以重任参与项目施工。吟着信天游,踩着黄土地,一到项目部他就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工作中。野外施工常常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,有一天,正在工地施工的刘兴凯突然腹部疼痛,脸色苍白,浑身冒汗,无法站立,同事们见此情景,都吓坏了,这时两个身强力壮的同事赶紧把他从勘探点背往四公里外的镇医院。一路上两个同事轮换着背,东北大汉的个头着实让两个同事有点吃不消,就在他们通往一片密林时,三人一起滚下一个大约6米的斜坡,最终滚至一个废弃的窑洞内。顾不上疼痛,被摔得晕头转向的两个同事赶紧爬起来,辨认了一下方向,架着刘兴凯继续往医院赶。到达医院时,刘兴凯已经虚脱,冒出的冷汗已把衣裤浸的透湿,当拿到诊断结果为急性肠炎时,他淡淡地笑着说,不是什么大问题。在医院打吊针的几天里,他仍然心系工地,担心自己生病会影响单位的施工进度,没等病好利嗦,就心急火燎地返回了工地。在他的带领下,该工程每次提交的片区阶段性成果都受到了甲方及监理方的好评。整个工程历时7个月,最终该项工程被评为优质工程。
三、拼命三郎,勇挑重担
2011年,华东勘查基础工程总公司第六公司为寻求多元化发展,成立了岩土部,面对开辟的新领域,大家心里都没有底。没有可借鉴的成熟经验,没有相关技术人员,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。当时刘兴凯作为技术人才调至该部门,面对新的工作,新的挑战,他投入了全部精力。就在工作逐渐步入正轨时,施工中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令刘兴凯始料未及。
2012年6月公司承揽了芜湖城区东紫园一期基坑支护工程,作为项目经理,刘兴凯接到工程后,精心设计施工方案,亲自赴施工现场指挥并参与施工,就在工程有序推进时,意外发生了。时值六月,受台风影响,芜湖连续下暴雨,刚刚完成的深度达6米的基坑蓄水就超过了4米,经水一泡,竣工的基坑瞬间就瘫塌了。望着狼籍的施工现场,想着给单位造成的损失,刘兴凯站在瓢泼的雨中矗立良久……基坑支护由于技术复杂,涉及范围广,变化因素多,经常会发生一些工程事故,第一次遇到此种境况,刘兴凯感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压力,情绪低落的他心里暗暗给自己打气,一切只不过从头再来。那段时间,为了赶工期,刘兴凯每天六点以前就到工地,管现场,买材料,协调机械,安排工人,往往一忙就是一整天,如若看到当天计划工作没完成,他就充当小工,拖水泥,清理垃圾,清扫地面,通常是夜班的工人下班后他才离开工地。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已让刘兴凯身心俱疲,有一次在回家的路上,他骑着电动车居然睡着了,疲劳驾驶导致车子撞向路边,人也被重重的摔了下来,到医院拍片后医生说没伤到骨头,第二天他又照常赶往工地。
经过近两年的摔打,岩土部门已初具规模,完成了云鼎国际基坑支护工程、凤鸣湖公寓基坑支护等工程,在施工中也积累了不少宝贵的实践经验,在他的带领下,岩土部门每年的产值也为公司撑起了小小一片天。
四、舍家为业,一心为公
每一个工程项目,只要领导安排,刘兴凯二话不说,总会背起行囊,以最快的时间前往工地。2009年2月16日,是刘兴凯的新婚之日,正当他还沉浸在新婚的喜悦中时,一个电话打破了欢乐的气氛,马鞍山钢铁厂勘察项目急需技术人员,单位安排他立即前往,一边是新婚的妻子,一边是急需技术人员的项目,刘兴凯思忖了一下,做好妻子的思想工作后,他第二天就赶到了工地,这一呆,就是四十五天。
刘兴凯长年出差在外,家里压根儿照顾不上,孩子出生那天,他还在勘察工地夜以继日地加班;孩子两三岁了,见到他回家就哇哇大哭,因为孩子不认识他。有一次,他从同事口中得知孩子的手被铁片划伤,在医院缝了8针时,他悄悄拨通了妻子电话……妻子理解他,为了他的事业,妻子默默撑起了半边天。
五、加强学习,提升自我
2010年公司安排刘兴凯开始从事桩基工程,主要做静压桩工程、搅拌桩工程、锤击桩工程的现场管理工作。桩基工程担任现场项目经理必须有取得建造师的人员。为了工作的需要,业余时间,他认真看书,顺利的通过了二级建造师,同时也在准备着一级建造师。已经通过三门科目考试。由于基坑支护工程方面的要求。需要精通CAD、熟悉操作各类软件计算,还要懂得相关设计方面知识,为此,刘兴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不间断的学习理论充实自己,以便在工作中游刃有余,他一边学习,一边施工,不抛弃,不放弃。为努力做好每一个工程始终奋斗着。
“道路坎坷事不期,疾风劲草练男儿”,七年来,刘兴凯凭着踏实的工作作风,严谨的工作态度,出色完成了各项生产任务。面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困难与挫折,他也总是百折不挠,愈挫愈勇,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坚守,坚持……(政宣)
- 上一篇: 选择“汗水”
- 下一篇: 谋发展务实开放 积跬步致远图强